互联网+创新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源中瑞科技038 发布时间:2018-06-28 15:46:44 浏览量:5240从TCP/IP协议的大规模应用开始,互联网在30多年时间里在全球得到全民普及,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种技术普及得如此之快。如今,光纤入户、宽带普及正在加快发展,互联网呈现移动化、融合化新趋势,万物互联、普遍应用的格局正在形成。扩展和创新互联网应用,加快互联网与各行各行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推进互联网+,充分挖掘互联网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方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思维,以新型服务模式开辟丰富多彩、动态变化的信息化应用。互联网+将衍生出诸多新型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互联网+的价值创造效应充分体现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其应用效益之中。应用创新及其价值潜力将是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创新了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使得很多行业的计算应用具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从而突破了用户的技术障碍和“IT黑洞”,以简便易用、规模经济、随需扩展的方式使用优质的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原本复杂的计算和应用,变得简单起来,像使用生产生活中的任何物品或服务一样简单好用。原本难以推广的信息技术应用,在互联网+模式下可以人人会用,用户规模得以快速增长,并最终形成全民应用格局。互联网+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创造效应,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互联网服务集中了信息技术资源和服务,通过大幅提高应用效率而产生经济价值
互联网服务直接引起计算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集中,并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服务资源的集中,使得集中式、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有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个信息平台可以服务数亿甚至数十亿个用户,使单位用户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效率得到惊人程度的提高。例如,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应用,他们将会花费很多钱来购买各种应用软件和服务;而在互联网应用模式下,中小企业完全能够以很低的成本尽享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相应的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题是因达不到规模经济而面临资金、技术、人才、成本等方面的高门槛。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花费巨资购置了某些昂贵的大型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也未必能得到充分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很可能让这些应用软件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便落后甚至被淘汰。基于互联网的公共云计算服务恰好可以在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和风险。原本让中小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昂贵信息系统、先进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公共云服务的模式,以很低的价格、周到的服务,随需随取地提供给中小企业。企业偶尔用一用三维CAD,可以按件付费地租用;买不起ERP、CRM,可以按日付费地租用。由于需求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互联网云计算服务,势必会成长为一个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
2.互联网平台降低了应用技术门槛,通过最大限度扩展用户规模而创造规模经济
信息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复杂。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应用中都面临严峻的技术门槛,遑论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在传统计算模式下,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研究和实施信息化应用,在应用中走弯路、交学费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企业由于经验不足,花费巨额资金投资于信息化建设,却未能取得实际效益,甚至还导致企业管理陷入混乱,这就是“IT陷阱”。还有一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出现部门间矛盾加深的情况,应用部门指责信息管理部门设计的方案不好用,信息管理部门指责应用部门不顺应变革。孰对孰错,实难分辨,是谓“IT矛盾”。“IT陷阱”和“IT矛盾”均是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典型表现。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应用形成了IT服务和IT应用“术业有专攻”的格局,使企业完全可以简单地、廉价地享用复杂的信息化应用服务,摆脱了“IT陷阱”和“IT矛盾”,更专注地发展核心业务。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也因此摆脱了条件约束,原来不会用、不敢用的人也可以轻松享用计算服务,计算用户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
3.互联网数据中心集中整合了数据资源,将大数据转化为经济资源和经济效益
通过高速宽带互联网,数据采集终端大规模扩展,计算和服务平台也实现了集中统一,从而促进了数据资源的规模采集和规模集中,以数量巨大、动态变化为基本特征的大数据由此而生。原本零碎、异构、无价值的数据,汇集在一起便具备了深度挖掘和多维利用的价值。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关联、发现异常、发现趋势,发现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新规律,从而为科学决策、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大数据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型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替代效应。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精准营销、精准生产、精准服务等新模式也成为可能。大数据应用已经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
4.互联网管理引起体制机制变革,产生了推动体制完善和社会进步的社会价值
互联网应用不仅产生经济效应,而且还能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因此具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例如,电子政务网上服务和公共服务云体系建设,就打破了部门利益和部门分割,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政府和医疗、社保、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部门而言,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遇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困难。为了维护部门利益、单位利益,被要求资源共享的单位往往把计算模式、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乃至信息安全作为不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借口,并拼命发展纵向的“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以增加统筹协调和互通共享的难度。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行业引入云计算和互联网服务,则能够形成集中管理的计算设施和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各个部门把控计算设施的权力,打破了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小算盘”,整合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各种信息资源,既消除了信息孤岛,又解决了信息过多重复存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数据不一致问题,还使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中得到共享使用,发挥更多效用。信息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协同的老大难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样,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有力地支撑了智能制造、敏捷制造和网络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 。大型企业的私有云应用,也大幅提高了企业内部及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效率。
5.互联网应用加强了信息系统集成,挖掘了智慧管理与服务的新价值
所谓智慧,其实是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集成程度越高,则智慧程度也越高。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跨部门综合集成,一方面需要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集中计算、统一管理、整合运维的技术支撑。互联网和云计算在城市管理与服务中的创新应用,突破了部门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实现了整个城市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智慧城市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云计算基础之上的,智慧城市也是互联网和云计算的一个典型的应用领域。同样,企业创新应用互联网实现了跨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产生了智慧企业。大型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组织内外部、上下游产业链而进行整合发展,因此大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链组织协同能力和效率的竞争。互联网为大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提供了绝佳的技术支持 。大企业通过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私有云,并要求产业链协作各子企业利用私有云服务,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外部整合,掌控了各子企业的运作信息,无形中消除了各子企业自行其事的诸多借口及技术障碍,增强了产业链合作的主动性和凝聚力。这使得大企业能够突破各种复杂的利益格局,智慧地管理和运作产业链,从而使产业链更具整体竞争力。
互联网+推荐阅读: